豆沙鎮萬古村全力推進鮮食玉米種植
黨群同心共繪“春耕圖” 播下鄉村振興“希望苗”
“布谷飛飛勸早耕,舂鋤撲撲趁春睛?!边B日來,豆沙鎮黨群齊心協力搶抓農時,卷起袖子、撲下身子到田間地頭拉線、打窩、起苗、栽苗、施肥,占地220畝的鮮食玉米基地上處處皆是人勤春早的農忙景象,一幅多彩的“春耕畫卷”正徐徐鋪展開來。
黨建引領育產業,擘畫強村富民“新藍圖”。縣委、縣政府高度重視以鮮食玉米為主的蔬菜產業發展,為融入全縣“3+N”富民產業發展大局,豆沙鎮認真踐行縣委“三個一”和“四看”工作法,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以鮮食玉米產業“領鮮”群眾致富增收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,通過抓黨建助推鮮食玉米產業蓬勃發展。一是成立工作專班,把黨支部活動在基地上。書記鎮長親自掛帥,成立專班,帶隊鎮干部、村“兩委”人員、駐村工作隊員、幫扶干部和黨員代表等深入田間地頭,多次召開推進會、院壩會研究謀劃鮮食玉米基地選址、土地集中流轉等工作,把群眾黨員聚到基地上實地開展調研指導,讓黨建工作效能轉化為推動鮮食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的“紅色引擎”。二是抓實學習教育,把產業發展骨干隊伍壯大建強。積極組織黨員干部向農業專家了解鮮食玉米生長習性,學習鮮食玉米種植方法;引導頭腦活、思路寬、致富快的黨員帶頭參與種植,成為鮮食玉米產業發展的引領者、示范戶。切實將產業發展與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起來,致力培育出一批“玉米專家”。三是實行掛圖作戰,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移栽任務。制定《豆沙鎮萬古村2022年鮮食玉米掛圖作戰表》,合理規劃種植進度,通過“定目標、定責任、定成效”倒排工期,引導群眾做好除草、耕地等前期準備工作,堅持一天一調度,嚴格按照既定時間、要求推動鮮食玉米種植。
干部上陣助春耕,注入作風轉變“催化劑”。一是當好產業發展“指揮員”,在一線推動工作。萬古村鮮食玉米基地是豆沙鎮蔬菜產業的發展重點,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,數次到萬古村開展現場調研指導,幫助找準工作推進中存在的痛點、堵點、難點,并精準施策,一一解決,使各項工作實起來、落下去。二是當好基地建設“清障員”,在一線化解問題。為確豆沙鎮鮮食玉米種植項目順利推進,30余名鎮村干部組成鮮食玉米產業“先鋒隊”,進村入戶,向部分不支持的群眾宣傳種植鮮食玉米的政策措施,幫助群眾算好經濟賬,有效動員和組織了萬古村62戶群眾全部參與到鮮食玉米種植的行列中來。三是當好玉米移栽“急先鋒”,在一線服務群眾。春耕時節,萬古村青壯年勞動力已大量外出務工,為緩解勞動力短缺困境,40余名鎮村干部主動認領“責任田”,積極利用周末時間到所包的“責任田”幫助群眾移栽玉米秧,切實當好群眾的“貼心人”。
群眾互助搶農時,繪就鄉村振興“同心圓”。一是種植戶互幫互助,促進移栽高效完成。玉米移栽涉及拉線、打窩、起苗、栽苗、施肥等諸多環節,依靠各戶的“單打獨斗”勢必低質又低效。農時不能誤,春耕要及時。為促進玉米移栽工作高效完成,萬古村大坪社和田灣社的村民自發開展互幫互助,集中人力物力一塊地一塊地地移栽秧苗,最終在7天內完成了220畝鮮食玉米的栽種任務。二是用好剩余勞動力,推動雙方合作共贏。為確保按時完成栽種、養護、收割等任務,在面臨基地所在地勞動力短缺的難題下,及時組織萬古、石缸等村有發展意愿的三類對象和易遷勞動力參與種植,在破解勞動力短缺問題的同時也有效促進了群眾增收致富,實現了“雙贏”。